崇明的生态警长,还管这些事_世界焦点

来源 : 上海崇明 时间:2023-03-30 11:46:35

初春时节,崇明大地上,水清岸绿,鹭鸟飞翔天际,鸣禽宛转丛林,生意盎然、野趣纷呈,一幅生态美景图跃然眼前。


(资料图)

在“一屏观横沙”智慧系统屏幕前,横沙派出所生态警长孙辉正对所管辖区进行远程巡查。从社区民警转型成为生态警长后,除了做好维护治安等分内工作外,辖区的生态安全是他最关心的事。这些年来,他看遍了乡野田间的河道、树林,也见证了崇明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这是崇明公安积极打造生态警务机制的缩影。为助力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近年来,崇明公安通过设立“生态警长”、创立上海首家生态警务室等措施,打击生态领域,特别是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筑牢崇明生态保护立体屏障。‍

河湖林草沙,生态警长都管

“老吴,你看河里有一条地笼,我们把它清除掉。”生态警长孙辉向一起巡河的义警说。随后,一条8米长的地笼被拉上岸。“还好是一条废弃的地笼,地笼对野生鱼虾的破坏性很大,而且沉在水底不易被发现,这几年经过不断地宣传和实地巡查,辖区河道里的网具基本绝迹了。”孙辉说。

不仅通过屏幕“远观”,孙辉还经常到实地“近看”。“我每周都要对辖区的河道全覆盖检查一遍,地笼等捕捞工具、电捕鱼等违法行为都逃不过我的法眼。”孙辉告诉记者。

据悉,崇明公安有孙辉这样的生态警长232名,他们守护着全区17256条、总长10600.78公里的河道,守护着河水中的野趣。“在上海各区里,崇明区河道最多、最长、最密集,这些纵横交错、星罗密布的河道向来是生态治理的薄弱地,常常面临生态破坏的危机。我们将部分社区民警和执法办案民警转型为生态警长,将河道巡逻纳入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让非法捕捞行为无处遁形。”崇明公安有关负责人说。

不仅是河道,生态警长们平时还以辖区内的林带、苗圃、滩涂等重点区域及周边道路为重点,加大对违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的巡控力度,有效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生态警长的“生态管理经”

在生态警务机制的氛围带动下,各派出所生态警长以“绣花精神”不断细化工作,摸索出了一套“生态管理经”。

“阿姨,现在是内陆禁渔期,如果发现下地笼等违法行为,可以向我举报。”孙辉在社区巡查时,发挥联系群众优势,从群众中寻找线索,让村民们发现任何风吹草动,马上向他报告。另外,他还对辖区内具有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前科的重点人员进行了细致排摸,建立动态管控机制,防止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

堡镇派出所生态警长制作并放置河道警长公示牌,并标注二维码。市民可扫描二维码进入派出所网上警务室浏览,举报河道内发生的违法情况;城桥镇、陈家镇、长兴等派出所生态警长推进24小时河道巡查制度高效运转,织起鹰眼天网……生态警长们悉心守护崇明生态,让“鱼翔浅底、鸟竞空天”成为崇明一张亮丽的名片。

联勤联动,筑起生态保护合力

“冰箱里清理出来的冻品麻雀足有56只,准备用作农家乐餐桌上的野味。”东滩湿地治安派出所副所长朱士杰,曾侦办过一起非法狩猎案件,回想当时看到的情景,他依然感到触目惊心。

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鸟类天堂”的美誉,每年,数百万候鸟来到这个“中转站”停歇觅食,其中不乏一些珍稀鸟类。因此,这也成了一些非法狩猎者获取野味的来源地。

为加强对鸟类的保护,崇明公安依托东滩湿地治安派出所,建立上海首家生态警务室,搭建“一所五队”生态保护联动平台,通过生态警长与林业等部门紧密协作,全力防范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同时,向周边农户宣传爱鸟护鸟理念,提高群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从而守护好这个重要的鸟类驿站。“保护区地广人稀,仅靠生态警长一人的力量保护野生动物远远不够,我们建立这个平台后,相关部门一起联勤联动、巡查打击,宣传动员更多群众参与保护,以此织密防控网。”朱士杰说。

此外,崇明公安还先后与海警、渔政、海事、市场监管、水务等涉水执法单位,建立了以“联勤、联治、联防”为主要内容的全天候响应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及工作责任“捆绑链”。“通过和其他执法部门合力共治、优势互补,提高综合执法效率,切实斩断非法捕捞、非法狩猎利益链。另外,生态警长们发现水环境污染、河道里有塑料垃圾等情况,可以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做好水环境保护,助力生态发展。”崇明公安相关负责人说。

在生态警务机制下,2022年以来,崇明公安和群众联合救助游隼、苍鹰、大鲵等国家保护动物共22只(条);破获非法捕捞野生中华绒螯蟹苗、非法狩猎蟾蜍、黄鼠粮等生态类案件9起。下一步,崇明警方将持续推进“生态警务”建设,为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

记者:范立

编辑:陈锦源

责编:李琳、陈锦源

X 关闭

  • 热门推荐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邮箱:435 227 67@qq.com

版权所有 世界休闲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