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纷纷留言想要资助这个家庭。但也有一些网友分析认为视频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当地多名村民确认,此博主的多条视频内容都是“导演”的,他还曾向村里的老人借钱来摆拍“发钱”的视频。(2月21日《华西都市报》)
原以为是一场“爱的奉献”,到头来却只是摆拍作秀,博主按照编排好的剧本,制作摆拍“发钱”视频,忽悠粉丝骗取流量利益。在其中一条视频里,该博主自称“资助”一名老人3000元,但拍完视频后收回2800元,还虚构女孩是孤儿、将破旧的生产用房称为住房;在另外一条视频里,则谎称姐弟两人每天上山背柴、吃土豆,小女孩辍学放羊等。由此可见,该博主的视频内容乃是真流量、假慈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慈善是社会所倡导的正能量行为, 深受大众支持。但是,近年来,一些自媒体博主、视频主播等为吸引眼球和流量,对一些弱势群体进行虚假宣传,通过虚构、夸大贫困情况,摆拍“发钱”“发文具”“资助上学”等,煽动粉丝的同情心和捐赠热情,以获取流量利益,这种行为不仅有失公德,也侵害了贫困群众的尊严和权益。
而且,摆拍“发钱”式假慈善,已经形成了生意模式,获利手段也多样化。主播通过做假慈善,实现快速吸粉,从而获得粉丝打赏,拿粉丝的捐赠财物去摆拍,进而刺激更多人打赏、捐赠,不断赚取粉丝的金钱。此前,央视还曾曝光了某些网红主播,专门通过教凉山女孩演戏“卖惨”,然后拍摄大量虚假视频去涨粉丝、赚流量。
“假慈善”变成赚钱工具,不仅对粉丝和网友造成严重误导,扰乱了正常的社会慈善事业秩序,也践踏了法律和社会道德底线,暴露出某些博主、主播“唯流量至上”的扭曲观念。对于此类丑恶行为,需要依法严厉惩治,驱赶“假慈善”,处罚造假博主、主播。
为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多管齐下,斩断违法利益链条,防范自媒体博主、视频主播通过虚假内容等手段欺骗大众。可加强内容监管和平台规范,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涉事者加以高额罚款、封号等处罚。完善慈善资助渠道,确保网友捐赠资金、物资的流向均向社会公开,得到真正有效地分配和使用。还需要从社会角度出发,呼吁人们从理性和客观的角度,看待网络慈善行为,对虚假宣传说“不”。(江德斌)
征稿邮箱:zonglanshiping@sina.com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