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粮食首席专家团队,点赞!_每日热议

来源 : 江津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3-04-09 14:18:20

▲粮食首席专家团队正在检查撒播情况

一个人撒播比较均匀一致,撒播过程中种子不能一次性播完……

4月3日


【资料图】

永兴镇黄庄粮食试验田间

我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粮食首席专家李树祥及团队成员们

正在仔细检查

中稻直播试验品种名称和顺序

指导着技术工人撒播

确保按设计方案正确播种

江津区粮食首席专家团队

▲粮食首席专家团队 特约摄像 黄健 摄

我区粮食首席专家团队成立于2022年3月,共有6名成员。自成立之初,就一直围绕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开展工作:

①水稻移栽费工费力,中稻灌浆受高温伏旱影响品质不优,稻谷硒含量不稳定;

②粮食生产与大豆、油菜种植和养鱼养鸭争地;

③机械化程度严重偏低,适宜农机欠缺等三个核心问题开展工作。

李树祥介绍,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团队一方面通过开展直播晚中稻富硒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从品种和栽培技术措施入手提高水稻品质,实施稻油轮作和种养综合利用,增加复种指数,提高稻田综合效益。同时,开展玉米(高粱)大豆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解决大豆种植用地,调优粮食品种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与改装结合,切实解决施肥整地播种打药机械化作业难题。

“这是改良之后的农作播种机,极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李树祥说。高性能农业机械的应用,既提升粮食生产质量,也提高粮食生产效率。记者在试验田里看到,技术工人正驾驶播种机,一粒粒玉米和大豆种子被高效地栽种到田中。

▲查看播种机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

2022年,李树祥团队完成关键技术研究试验13个,其中直播晚中稻关键技术9个、大豆增产关键技术4个。

围绕粮食高产、农业增效,该团队全力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引进和改装机械各2台套,按计划完成集成技术示范8项、380亩。初步筛选出适宜山区亩产超过600公斤的甜香优2115等3个香稻品种,适宜高粱大豆带状种植高粱品种冀酿4号、大豆品种中豆46。

▲仔细检查中稻直播试验品种名称和顺序

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实现产品与技术升级,分别形成了水稻旋耕开厢机+无人机施肥播种作业施肥旋耕起垄播种一体机作业等两种轻简化作业方式,油菜开沟机/旋耕开厢起沟机+无人机施肥播种作业轻简化作业方式,该作业方式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粮食首席专家团队正在与播种机师傅沟通

“无人机施肥播种技术效率非常高,不到5分钟就能播一亩田,一天能播种上百亩,它的效率是人工的几十倍,同时具有播撒比较均匀的优势。”李树祥说。

在鲁能美丽乡村整耕好的稻田旁,操控人员启动无人机施肥播种,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在稻田上空来回穿梭,把肥料均匀地播撒到田中,仅用不到5分钟,就完成一亩田的播种任务,这一农业科技的应用比人工省时省力,播撒均匀且不伤苗,实现了节本增效。

▲李树祥与团队成员交流

下一步,我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粮食首席专家团队,将尽快落实大豆、玉米试验示范品种,做好未开展试验和报废试验的落实,严格按方案实施,确保试验成功,及时引进、改装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播种机械和收割机械,全面完成稻谷品质分析计划,为江津粮食产业化、现代种业发展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陈俊希

通讯员:苏俊杰

编辑:陈柳颖 编审:吴刚 李婉龄

值班副总编辑:马明华

总编辑:罗玉江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X 关闭

  • 热门推荐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

邮箱:435 227 67@qq.com

版权所有 世界休闲网所有